- 农行发布个人消费贷贴息问题解答:使用信用卡消费不可办理贴息
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后,8月13日晚间,农业银行率先发布关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客户关注问题解答。农行表示,按照《方案》要求,2025年9月1日起可办理个人消费贷款
- 再提房地产释放四点积极信号
政策要点● 深入评估政策实施情况,增强政策针对性有效性,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定市场预期。● 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 加力扩大有效投资
- A股成交额超3万亿元,创历史第二高
8月25日,A股三大指数延续强势,均创出阶段新高,沪指直逼3900点,市场成交额超3万亿元,创历史次高。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涨1.51%报3883.56点,深证成指涨2.26%,创业板指涨3%,科创5
- 广州聚合生态网约车平台首个党员先锋车队成立
8月21日上午,广州市网约车行业三餐四季暖新传递关爱活动暨喜行约车党员先锋车队授旗仪式举行,旨在进一步关爱凝聚网约车驾驶员这一新就业群体,推动广州市网约车行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迈出新步伐。拟邀逾400
- 金融监管总局:防止贷款资金挪用于非消费领域和套取贴息资金
8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表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
个人博客
【1】淘宝天猫推店铺增长计划:每月亿级投入,上新“周四会员日”
记者获悉,淘宝天猫近期推出店铺增长计划,每月亿级投入店铺智能优惠产品,与优质商家共投店铺限时红包,提升消费者进店、下单积极性;会员购物金活动同步升级为新的日销会场“周四会员日”,每周四将在淘宝首页多个
2025-09-01 15:05
阅读更多【2】理财档案|创新药板块迎来收获期
创新药,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药物。在A股市场上,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药明康德等均是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药上市公司。今年以来,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超50%,港股创新药板块涨逾100%。其中,舒泰神、广
2025-09-01 14:51
阅读更多【3】AI助力卖家优化选品策略 跨境巨头升级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
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出海”,同时,跨境电商则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服务为商家提升“出海”能效。8月12日,记者获悉,亚马逊全球开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
2025-09-01 14:27
阅读更多【4】同程旅行发布2025半年报:用户价值持续提升,营收90.5亿元
2025年8月18日,同程旅行0780.HK)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同程旅行实现营收90.5亿元,同比增长11.5%;经调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
2025-09-01 14:23
阅读更多【5】逸仙电商Q2营收增至10.9亿元,连续三季度Non
8月21日,逸仙电商NYSE:YSG)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公司二季度实现营收1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8%,超出此前业绩指引。期内,护肤业务与彩妆业务双双增长,其中护肤业
2025-09-01 14:23
阅读更多【6】洗护行业科技化趋势明显,控油去屑仍是消费痛点
中国洗护市场正在经历从产品质感、品牌塑造到消费人群及痛点洞察的升级,已经逐渐摆脱依赖渠道和流量的传统发展模式,步入真正能够解决消费痛点的新阶段。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生物科技公司开始进军洗护市场,科技化趋
2025-09-01 14:05
阅读更多【7】消费贷款贴息怎么办理?来看银行操作流程
记者13日从中国农业银行了解到,针对9月1日开始执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农业银行公布了部分客户关注的问题,并进行了解答。农业银行的公告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
2025-09-01 13:34
阅读更多【8】淘宝天猫推店铺增长计划:每月亿级投入,上新“周四会员日”
记者获悉,淘宝天猫近期推出店铺增长计划,每月亿级投入店铺智能优惠产品,与优质商家共投店铺限时红包,提升消费者进店、下单积极性;会员购物金活动同步升级为新的日销会场“周四会员日”,每周四将在淘宝首页多个
2025-09-01 13:18
阅读更多【9】中国医药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杨胜22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中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全球的30%左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国市
2025-09-01 12:54
阅读更多【10】理财档案|新发理财产品收益超10%!“打榜”高收益或难持续
在市场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近期,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新发理财产品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竟高达 10%以上。这一现象引发不少人疑惑:为何这些产品收益如此之高?实际到手收益是否会 “缩水”? 业内人士指出,部
2025-09-01 12:38
阅读更多